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6部门印发意见推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
- 汉阴县初级中学开展学生视力检测工作
- 天下晨間新聞 鮑爾轉鷹加速縮減購債,美股大跌|天下雜誌
- 直击WAIC丨Rokid创始人与宇树科技机器人对打,上演“人机大战”!
- 央广网等百余家媒体报道,Lamett乐迈石晶建博会首秀掀起“石晶全屋整装”热潮
- 直击WAIC|一票难求!WAIC门票被黄牛加价近两倍,仍供不应求
- 2021年春节加班怎么算工资?春节加班工资计算方法
- 以种为擎冲刺百亿“黄金鱼”!阳春举办第三届中国鳜鱼产业大会
- 泰宁:丹霞山水间 全域旅游兴
- 6米宽的客厅装修效果图
- 今日公司重大事项汇总 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成交金额达550亿元
- 通膨是真議題?還是假警報?三個限定條件告訴你!|天下雜誌
- Netflix第二季度营收110.79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46%
- 乌衣镇红白理事会 “理”出文明新风尚_
- 【反诈骗 保平安】安康市首届反诈广场舞大赛在汉阴火热开赛!
- 直击WAIC|一票难求!WAIC门票被黄牛加价近两倍,仍供不应求
- 山推建友移动型混凝土搅拌站应用蒙古道路建设
- 首提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,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?
- 天下晨間新聞 特斯拉營收獲利破紀錄 原來是供應鏈管理大師|天下雜誌
- 步行者连签两人补强阵容 悍将2年合同总价360万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